瑛皇影业虽然已不复往日的巅峰辉煌,但作为一家老牌电影公司,在香江及东南亚依然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内地这边也不逞多让,大街小巷都被《宝贝计划》的海报和宣传语所占据。
从音像店到公交车站,从地铁站到购物中心,这部电影的身影随处可见。
杜笙的粉丝们自然成为了第一批观影的主力军。
电影开场时,少女们兴奋地尖叫:
“笙哥真是太帅了,简直帅到没朋友!”
而到了结尾,她们又一个个捂着嘴巴低声啜泣:
“笙哥好可怜啊,心疼哥哥,真希望能跟他生个猴子!”
除了杜笙的忠实粉丝外,许多普通观众看完电影后也忍不住感慨:
“原来杜笙除了打戏精彩绝伦外,幽默诙谐也有一手啊!”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塑造的角色,让人又爱又恨!”
“现在的年轻人连犯罪都能玩出新花样,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脑洞!”
很快,这部电影便成为网上各大论坛和网吧里的热门话题。
看过电影的人总喜欢炫耀观影体验,甚至带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仿佛他们已经站在潮流的最前沿。
那些没看过《宝贝计划》的青少年突然现,自己似乎已经落伍了。
这种氛围直接推动了一波浪潮。
只是热闹背景下,少不了一些质疑声音。
“杜笙一心扑向世界舞台,压根就瞧不上东方电影市场。”
“杜笙参加完《宝贝计划》电影映礼,就跟脚底抹油似的,急着飞往灯塔国,东方的影迷们万分失落。”
“光在国外忙宣传,对国内观众不管不顾,这不是崇佯媚外是什么?”
“《宝贝计划》的宣传曲居然是英文歌?这背后原因,真让人忍不住多想。”
“冯晓纲声:月是故乡明,飞得再高也不能忘本,《夜宴》那才是原汁原味的东方电影。”
“徐忛表示:《夜宴》的内核是东方古典审美,完美展现了东方古文化精髓。”
“《夜宴》堪称五代十国的一幅奇画,反观《宝贝计划》,骨子里还是好莱坞那套英雄主义。”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华宜或《夜宴》团队针对《宝贝计划》映礼起的恶意打压。
其中大多数通稿,还有意挑起大众对立,给杜笙和《宝贝计划》扣上莫须有的污名。
杜笙对此却暂时不知。
这些报道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他正在飞机上,自然没时间回应这些无端指责。
……
京城,冯晓纲家中。
他正和徐忛一同坐在客厅柔软的沙上,悠闲聊着天。
瞧见网上这些报道纷纷出炉,冯晓纲心情不错,开口说道:
“姓杜的还是太年轻了点,这次被弄得不敢吭声了。
这一轮宣传攻势下去,他现在多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