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公侯伯子四爵,朝廷连开数次朝议,孟浚在最后还是决定,给这些陪自己打天下的老伙计厚待,孟浚在公侯伯三爵上,各分为二等,而得殊功者,后代子嗣无功,降等至子爵后,推恩不降。
朝堂上对殊功者,议论纷纷,林士奇,赵用平二人以殊功晋封国公,余者,韩雄,钱彪,柏永馥,高易,高进库,沈廷杨,黄成,晋国公爵。
王富贵,张顺,姜镶,陈长恭,梁三虎,吴眺,吴三桂等十六将封为侯爵,伯爵二十七人,子爵六十八人。
孟浚追封孟必之为国公,并下令重新修缮坟墓,并令孟必安之子,过继一人,承袭爵位。
而文臣之爵,仅以身免,且人数很少,只有顾炎武,杨恩二人得到侯爵的殊荣。
在爵位封赏之后,乾朝的勋贵集团横空出世,在朝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
就在一大票勋贵喜气洋洋之时,在辽东的赵用平,却没有晋升国公的快乐感。
赵用平虽然知道了罗刹可能会来的消息,但他的重心却仍然是赫图阿拉城,因为清廷不灭,那么在关外的那些女真部落就会有疑虑,只要清廷真正意义上的彻底消亡,乾朝在整个东北的统治才会稳固。
在济尔哈朗覆灭后,清廷的全部力量仅剩下博洛以及从盛京撤出的兵力,所有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一万三千余人。
如今大清的重担都托付在博洛一人的肩上,博洛苦思破局之策,在退至赫图阿拉城后,博洛将清廷为数不多的财物,送给了附近的部落,希望能够得到这些部落的支持。
此时的关外,很多地方还没有被开,赵用平所部八万大军的补给,很大一部分都要依靠关内。
博洛知道大清已经不可能再攻入关内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乾朝议和,济尔哈朗在最后时刻,给博洛的书信中,让他一定要坚持下去,济尔哈朗认为,只要乾军剿灭大清的代价过大,那么孟浚就有可能放弃围攻赫图阿拉,这样一来,大清就能和孟浚议和,继续在深山老林中延续下去。
博洛对济尔哈朗的思路,极为赞同,因此,博洛力排众议,决定在赵用平进攻时,放弃坚守赫图阿拉城,而是带着布木布泰,福临,以及大批的官员,向深山老林撤退。
山中的条件艰苦,根本无法养活几万百姓,因此,博洛并未将那些从盛京撤往赫图阿拉城的百姓都迁走,许多人还留在城中,还有附近的村落。
博洛认为,若是赵用平攻入城中,进行大规模杀戮的话,那么,定然会激起周边部落的愤怒,届时定然会有许多部落加入反抗乾军的队伍中。
若是赵用平不杀,那么城中百姓,就会变成他博洛的眼线,让他可以知道城中乾军的虚实。
赵用平亲率三万大军,攻入了赫图阿拉城,可以说赵用平没有费什么劲,因为博洛又跑了,还是跑到了茫茫大山中。
赵用平想要彻底覆灭清军有生力量的想法,失败了。
而对于城中那些还留下来的八旗族人,诸将多有争执,有部将言,尽数杀之,亦有人反对,言,皆是手无寸铁之民,杀之不详。
赵用平根本没打算将这些人杀了,但是赵用平认为这些人不可靠,于是随着赵用平的一声令下,这些从盛京城一路逃到赫图阿拉城的八旗族人,再次背上行囊,离开赫图阿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