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赵妮在落云村那可是相当有地位的。
这会儿她走在村里的小路上,不管碰到谁,对方都会特别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就连小孩子们也会甜滋滋地叫她一声:“妮儿姐姐。”
赵妮从家走到作坊,她走了一路,也跟人聊了一路。
一会不是跟这个婶婶聊几句,就是要赶忙回应那个叔叔的。
遇到小朋友的时候,还得从兜里掏出一块糖,分给一路上叫她姐姐的小家伙们。
也就因为赵妮有糖,这一路上原本只跟着小元宝的,等她走到作坊的时候,后面居然跟着八九个小娃娃。
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可真是热闹至极。
待到了作坊门口的时候,小家伙们也很懂事,跟赵妮说了“姐姐再见”
后,这才呼啦啦地四处散开了。
作坊里做工的叔叔伯伯们看到赵妮走进来时,手上的活儿丝毫未停,但那一张张朴实的面庞上,笑意却不减。
赵大勇眼尖,一眼就瞧见了赵妮,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喜笑颜开地迎上去说道:“哎呀呀,小妮儿啊,可算把你盼来了!好些日子没见着你咯。”
他的声音爽朗而亲切,透着一股浓浓的欢喜劲儿。
赵妮笑着快步走过去,“大勇叔,我前几天出门去办事去了,昨晚上才赶回来,。”
打过招呼后,赵妮又一一向干活的叔叔伯伯们问好,众人也都热情地回应着她的问候。
寒暄完毕,赵妮便跟着赵大勇去了专门存放货物的库房。
这间库房正是赵妮和小朵儿曾经居住过整整两个月的小屋。
推开门,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整排排列得井然有序、整整齐齐的竹筐。
走近一看,只见每个竹筐里面都装满了色泽一致、雕刻着同样精美图案样式的小竹管。
那些图案或繁复华丽,或简约素雅,无不展现出师傅的技艺和独特的匠心。
不仅如此,每个筐子上面还清楚地标示着对应制作师傅的姓名,让人一目了然。
其中一些竹筐上只刻着一个人的名字,这便意味着那一整筐的作品皆是由这个人独自完成的。
而另外一些竹筐上面,则出现了两个人的名字。
例如那个刻有赵大勇名字的竹筐,他的名字旁边还有另一个人的名字——那便是他父亲,也就是赵村长的大名。
不仅如此,还有好几个筐子同样标有各不相同的人名组合。
赵妮虽然疑惑,但也没有着急询问。
而一旁的赵大勇可没等她疑惑多久,进屋没一会就指着各个竹筐开始介绍:“咱们村绝大多数人家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就各自组队,相互帮忙协作完成。所以你看,这些竹筐都是他们一起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