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他还年少,初出茅庐,以前从未有过单独领兵上阵的经验,尚且连『姜帅』都不是,如何能压?
叶太安?
资历倒是够,经验也丰富,可谁让他不久前曾在争霸中原一战,败给了路苍澜呢?
你总不可能指望一个手下败将去钳制吧?
。。。。。。
思前想后,众人这才现,这位岐王压根就不适合留在大宁朝堂。
既然不适合,那你还救他干嘛?
救下来再放去别的国家,帮助他国继续强大,将来接着祸祸大宁吗?
女帝要自毁长城,你就让她毁去呗。
所以,哪怕长公主再三拍着胸脯保证,岐王肯定不会反客为主,有不臣之心,自己一定能约束住他。
可宗老们还是不放心。
长公主无奈至极,只好将目光移向叶太安这位老将身上,期盼这位『国之柱石』能开口,站在她这一边。
以当时叶太安的声望,可以,只要他开口,搭救岐王一事未必就没有转机。。。。。。
但结果,就因为叶太安自己心有犹豫,最终还是选择了三缄其口。
这一下,朝臣无一支持,哪怕长公主是『影子皇帝』,『摄政王』也无济于事。
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殒命』在女帝的屠刀之下。
而她事后能做的,也不过是打着『为国』的名义,兵于襄樊,攻打大周替他报仇罢了。
面对当时群臣纷纷举荐自己作为挂帅之人,长公主却是毫不客气的一口回绝掉,并毅然决然的将更年轻的姜年给放了上去。
叶太安知道,长公主这是因为岐王一事对自己有怨言了。。。。。。
所以在那之后,他很识趣的辞去了身上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免得担心哪又因为政治斗争而招来杀身之祸。
若非后来由于宗老跟长公主之间的关系愈水火不容。
再加之宗老们又主动登门想要勾结自己,触动到了这位长公主的逆鳞,恐怕她至今还能把自己晾在一边呢。。。。。。
想起曾经的往事,叶太安不由得摇了摇头。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就今的格局来看,他们全都错了啊!
只有长公主是对的。
虽是女儿身,但目光却最长远!
以岐王今日的品行来看,若是当初真能请他入宁,恐怕也无需担忧什么吧?
今日大宁早就完成一统了!
又何至于落得个外强中干的下场?
是的,外强中干。
别看大宁今日表面上仍据有绝对的优势,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岐王龙势已成。
定鼎江山也不过是在这朝夕之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