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这段视频开始在各大电视台循环播放,被标为netship(文化公民)的标签,引来的无数人观看。
若是此时有热搜和tiktok的话,怕不是会直接空降第一的位置。
一时间,民众也被卷入这场争论之中。
在各大电视台的路边采访中,支持徐谨言获得勋章的话题热度飙升,无数接受采访的粉丝纷纷表达对他的支持。
“徐的书陪伴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他值得这个荣誉,国籍不应该成为阻碍。”
“他用文字让米国变得更美好,为什么不能给他应有的认可?”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规则就是规则,不能随意打破。
“如果开了这个先例,以后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竞争美国的最高荣誉了?”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这场关于徐谨言是否应获得总统自由勋章的讨论,成为了最近米国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热度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激烈。
而话题中心的徐谨言,此刻正躺在帕纳酒庄的沙上,翻看着面前的华盛顿邮报。
而他对面的电视上,支持者与反对派在街头对峙。
有人高举《肖申克的救赎》封面喷绘的自由女神,有人焚烧写着“勋章属于纯血”
的纸板。
“原来我的书比绿卡和国籍都好用。。。”
徐谨言撇了撇嘴,关上了电视,将报纸丢到一边,回到了书房。
这是他请假在家的第三天。
与上次在伯克利山被围一样,帕纳酒庄是他名下的消息,不知从何处走漏。
大批的记者围在酒庄门口,希望徐谨言能够接受采访。
这导致了他压根就没办法出门。
不过好处是,请了假的他,有足够的时间在家里继续写他的行尸走肉。
“铃铃铃。。。”
就在徐谨言写着行尸走肉第二季剧本的时候。
电话铃声响起。
“我是徐,哪位?”
徐谨言长出了一口气后,放下钢笔,拿起了电话。
“我说徐,你现在的可是成了大名人了啊?
现在只要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就全都是关于你的消息。”
没想到,电话居然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评审团的副主席,道格拉斯鲍斯汀打来的。
“嘿,鲍斯汀先生,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