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倭寇们闻言,纷纷高呼响应,声势震天。
而城外,尉迟恭与刘仁轨的军队也是一路势如破竹,连连告捷。
他们的英勇善战和出色指挥,让倭国军队节节败退,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然而,就在倭国战场上一切顺利的时候,安南战场上的松赞干布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他望着前方连绵的阴雨和泥泞的道路,眉头紧锁。
“侯将军,如今我们的火炮全部受潮无法使用,安南的小儿又利用地形优势让我们损失了不少人马,这样下去,我们恐怕只能退兵了!”
松赞干布的声音中透露着无奈和不甘。
侯君集站在一旁,也是眉头紧皱。
他望着天空中不断落下的雨滴,心中充满了烦闷和忧虑,他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败对于大唐来说意义重大,绝对不能轻言放弃。
然而,眼前的困境却让他感到束手无策。
“郡王,如此下去不是办法,咱们得想法子强行攻城了!”
嘉措将军一脸急色,手中的长剑紧握,仿佛随时准备挥剑冲锋。
松赞干布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前方那座坚固的交趾城。
其余将领也是连连点头,附和着嘉措将军的建议:“是啊!局势越拖越对咱们不利,还望郡王早做打算!”
然而,张亮却持有不同看法。他沉声说道:“不行,如今咱们士气低落,强攻不过是送死,末将以为,如今只有向长安求援,让陛下派兵马支援,才能一举拿下交趾城。”
松赞干布听了张亮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张亮所言非虚,如今的局势确实不宜强攻。
于是,他缓缓点头:“张将军言之有理。那便派人前往长安求援。”
信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往长安。
此时的长安城内,李世民正密切关注着安南和倭国两处战事。
他神色凝重地坐在龙椅上,手中紧握着一份战报。
收到松赞干布的求援信后,李世民立刻召集群臣商议。
房玄龄率先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可派遣谯国公率兵前去援助,谯国公勇猛善战,定能扭转安南战局。”
杜如晦也紧随其后站出来道:“陛下,房大人所言极是,并且臣建议以谯国公为主将,褒国公为辅将一同前往安南,二人联手必定能够一举拿下安南。”
李世民听了二人的建议微微点头:“准奏!传朕旨意令谯国公柴绍为主帅、褒国公段志玄为副帅即刻领兵五万前往安南驰援西海郡王!”
二将领旨而去迅整顿兵马奔赴安南。
就在两人率军刚离开长安不久李道宗也带着程咬金步入了长安边界。
午后,王德走进殿内,向正在批阅奏折的李世民禀报道:“启禀陛下信使来报江夏王与卢国公一行已经快到长安了!”
李世民闻言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哦?倭国战事这么快就结束了么?”
“陛下,倭国那边战事还未彻底结束,但卢国公受了重伤,卫国公特派江夏王护送其回长安休养。”
王德神情凝重地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