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王妃心里盘算着:这倒是削弱徐子建势力的好机会。
徐子建在官家的扶持下,已经崛起,若能借康家之事打压他,往后争夺储君能少些阻碍。
而且,把这事儿闹得越大,各方势力就越会被牵扯进来,局势越乱,越能乱中取利。
想到这儿,邕王妃站起身,唤来心腹丫鬟,低声吩咐:
“你即刻去汴京小报,找到负责人。
把这袋银子给他,说是邕王府的心意。
让他们务必把康家希望徐子建回归一事大肆宣扬,怎么热闹怎么写,细节越多越好。
添些油醋,说徐伯爵忘恩负义,抛弃家族,调动汴京百姓情绪。
记住,要办得隐秘,别让人抓住把柄。”
丫鬟领命而去,邕王妃望着她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得意。
她仿佛已看到徐子建陷入康家纷争的泥潭,被各方指责,无法对邕王府构成威胁。
另一边,兖王的人也急匆匆前往汴京小报。
兖王的手下对小报负责人威胁道:“把这事儿大肆宣扬,就说康家如何看重徐子建,务必让所有人都知道。”
两家王爷各怀心思,都盼着徐子建因这事儿卷入康家纷争,达到自己的目的。
…
盛家这边,王大娘子得知消息后,气得在屋里直跺脚,对着盛宏大声嚷嚷:
“老爷,你听听这事儿,康家那些族人臭不要脸的!
明日居然要在华兰的纳征礼上闹事,这也太过分了!
他们怎么敢挑这个时候来捣乱?”
盛宏一脸焦虑,不停地来回踱步:“这可如何是好?
明天就是纳征礼,要是出乱子,可怎么收场?”
王大娘子转头看向盛老夫人,急切地说:“母亲,您倒是拿个主意啊,可不能让康家的人坏了华儿的好事。”
盛老夫人神色淡定,不紧不慢地说:
“慌什么?
我瞧着这孙女婿徐子建不是没主意的人。
他既然能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又岂会怕这康家这群人?
说不定他早有应对之策,咱们先别自乱阵脚。”
王大娘子还是有些担心:“母亲,话是这么说,可万一……”
盛老夫人打断她的话:“没有万一,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按原计划准备纳征礼。
要是康家的人真敢来闹事,咱们也不能示弱。”
盛宏停下脚步,叹了口气:“但愿如此吧。只是这事儿要是闹大了,对咱们盛家的名声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