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府暖阁内。
康海峰斜靠在榻上,一脸惬意。
宠妾金小娘在旁,轻柔地为他捶着腿,眉眼间尽是讨好。
金小娘瞧他嘴角含笑,便柔声问道:“老爷,瞧您这高兴劲儿,朝堂上莫不是有啥好事?”
康海峰嘴角一勾,得意道:“还是你机灵。”
“今日朝堂,我站出来举证王老夫人,陛下都夸我忠君爱国、公正无私呢!”
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继续道,“还有啊,我那庶子七郎,下朝后竟恭恭敬敬给我行大礼。”
“虽说他马上要外放秦风路,可到底是有出息,心里还念着我这个爹。”
提及徐子建,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欣慰中带着点不舍。
金小娘眼睛一亮。
连忙放下手中活计,双手搭在康海峰肩头,娇声道:“老爷,您瞧,七少爷心里记着您的好呢。”
“说不定往后在秦风路立下战功,衣锦还乡,还能回归康家,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
“七少爷要是打了胜仗,咱康家脸上也有光呐!”
康海峰听了,畅快大笑:“哈哈,你这话在理。”
“我这庶子这么有本事,要是能收复河湟,等他回来,我这官位怕还能再升升。”
“沾儿子光不丢人,旁人想沾还没机会呢!”
“就说我那连襟,总觉得自己能耐大,官位还不是没我高?还不是因为我有个好儿子!”
“我儿十六岁就是伯爵,再过几年,封侯也不是没可能!”
可笑着笑着,他眉头一皱,面露担忧:“不过今日我指证岳家,仕林里怕是会有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