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原本是博纳家的,但前文说过,于老板现在重心已经开始转向《巨齿鲨》,那可是是大投资,搞好了可是漂亮的一仗,方方面面自然都要优先。
现在陈燔自然把这行和部分投资额得转给光线。
他这边噼里啪啦一通说,王董不住的颔,双方很快就提前做了个口头约定。
至于那姓包的那位过个几年还会不会有人买账,那又是另一回儿事儿了。
原时空,就是因为光线缺了自主创作,所以后来任由得包某人自由挥——好赖人还能搞点翻拍。但在这个时空,因为陈燔的出现,这货这条路八成是被堵了。
之所以加个‘八成’,是因为人虽然是光线的艺人,但早就和别家勾勾搭搭,万一谁家肯给人露个口子也不是没可能。而且因为他家长辈还是有点能量的。
他母亲是搞皮影戏的——那一辈的文艺界老人,总是弯弯绕绕能找着些关系,有的很有用,有的很没用;而且人家母亲98年去了岛国展(鬼知道为啥搞皮影戏的要去那边展),那个年代能出国还是正常的工作签,没点关系是不太可能。
只是到了现在的娱乐圈,那时间留下来的老交情还能有多少用,不好说。
毕竟又不是什么红三代。。。。。
。。。。。。
“等一下,还有个事儿。”
陈燔这边聊罢韩韩的新片,说声告辞便要走,但王常田却喊了留步。
“王董你说!”
“我听说,你入股了田小鹏的公司,还专门负责投资动画电影。。。。。。你很看好这块?”
这个问题让陈燔觉得有点突兀,但很快他又觉得理所当然——历史上,《大圣归来》的成功刺激了一帮影视公司。而参与其中的光线传媒顺势就成立了彩条屋,自此大举进动画电影市场。
头一批和彩条屋签约的动画人里,有一个姓杨的,后来鼓捣出了一个创纪录的动画片——《哪吒:魔童降世》。
而在这时空里,大圣的行依旧由光线负责,分账也很令人满意,但业内都明白,这事儿明显是陈燔的功劳更大。
但《大圣归来》的成功,还是让光线认为这一市场有拓展空间,只是眼下缺了个开门红似的作品,彩条屋也一直没有正式成立。
陈燔犹豫了两下,摸摸帅气的下巴,最终决定实话实说:“大有可为!”
。。。。。。
回家
照例先抱抱老婆逗逗孩子,然后洗澡。
洗到一半,照例被人搓。
话说洗澡这事儿可谓男女有别。
女人洗澡讲究一个流程化,沐浴露挤一挤,抹一抹,全身都得照顾到,然后冲水——头却一般不在这会儿洗。
男人洗澡可快可慢,快起来打湿上洗水上肥皂,一通乱搓三五分钟便可擦干穿衣。
但一旦有人帮忙,那洗起来就可以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