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御风微微一笑,面不改色地转头看向方凌羽,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赵司卿说你呢,可不能总往这种地方跑。虽然我从来没见过,但一看就知道,这不是正经地方。”
方凌羽顿时哑口无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他心中暗暗叫苦,心想:我这不是带你四处逛逛,见见世面吗?怎么就被赵薰儿误会了呢?
赵薰儿看到方凌羽吃瘪的样子,忍不住轻笑了一声。她心中暗自得意,楚御风自然地化解了自己的刁难,让她不禁对他刮目相看。然而,她很快又板起脸,眼神中带着一丝严肃:“你们两个可别给我好脸色,不然说不定真会去喝花酒!”
楚御风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宠溺,仿佛看穿了赵薰儿的心思:“放心吧,赵司卿,我们只是出来散心,可不是来寻欢作乐的。再说,这案子还没破,我们哪有心思去那些地方。”
赵薰儿听到这话,心中微微一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她知道,楚御风和方凌羽虽然平时嘻嘻哈哈,但在关键时刻,他们的心思都在案子上。而她自己,也必须打起精神,不能因为一时的懊恼而影响了接下来的追查。
在三人正前方,矗立着汴京城最大的青楼——天香阁。
这座青楼高大巍峨,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奢华之气。此时,天香阁内灯火辉煌,如同白昼一般明亮。宾客们络绎不绝地进出,身着华丽服饰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们纷纷踏入其中,脸上带着期待与兴奋的笑容。
青楼的戏台上,一群身着绚丽衣裳的女子正在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轻盈而优美,如同蝴蝶般在舞台上翻飞。她们的裙摆随着舞动而旋转,如同盛开的花朵,令人目不暇接。台下的宾客们围坐在一起,有的举杯畅饮,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则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的表演,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书生走进了天香阁。
他的面容清秀,眉目间带着一丝儒雅之气,举止间透着一股文人的风度。他正是柳七,汴京有名的才子,以诗词闻名于世。
一位身穿紫色裙摆的歌姬少女见到柳七,顿时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去,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柳公子来了!”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崇拜与期待。
然而,另一位歌姬却一把推开她,挤上前去,语气中带着一丝娇嗔:“我最喜欢柳公子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她一边说,一边轻轻摇晃着身体,仿佛在回味着那首词的意境,眼中满是陶醉之色。
这时,一位身着粉色长裙的歌姬媚笑着走了过来,她的眼波流转,声音娇滴滴的:“柳公子前两日写的那首嘲讽诗也不错,借古讽今,真是妙笔生花。宰相王钦若大人若是听到,定然会被气得吐血。”
她的话音刚落,周围的歌姬们立刻发出一阵轻笑声,纷纷点头附和。
又有歌姬好奇地问道:“柳公子诗词双绝,今日可有新词做出来?”
她们的目光中都带着一丝期待,似乎早已习惯了柳七的才情横溢。
柳七微微一笑,手持一把折扇,一手背在身后,姿态优雅地轻吟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今日没有灵感,还未写出满意佳作。”
他的声音温润如玉,带着一丝淡淡的遗憾。
一位歌姬立刻赞叹道:“柳公子来的正是时候,花魁就要出场了。”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花魁的表演。
柳七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期待,他微微前倾身子,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哦!花魁如玉小姐,今日又要出场跳那霓裳舞了吗?”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戏台的方向,仿佛已经看到了花魁那绝世的舞姿,心中充满了向往和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