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帝国小说>诡三国斐潜 > 第3569章中路相(第2页)

第3569章中路相(第2页)

『什么,什么意思?』其他的军校有些惊讶。

老王嘘了一声,『我也是听旁人说的……此事万莫声张,万一传出去……』

『放心吧!谁说出去谁是小狗!』

『汪汪……不是,肯定不说!』

『当年董贼乱河洛,山东联军想要打雒阳,为什么不走伊阙关,而是要打汜水关?』老王说道,『而且啊,只有保住汜水关,这大汉山东才有希望……但是汜水关又有多大?要是我们这些人都去了那边,这么多张嘴,总是要吃饭的啊,到时候粮草告竭,一旦汜水关被拖垮,那往后更无收复河洛的可能了……不若现在这样,与汜水关互为犄角而守河洛……』

边上的军校嘿然出声,『那也要守得住才行!难不成我们都在这里牺牲,就是为了保这个汜水关?我看分明是……』

『嘘嘘!慎言,慎言!』老王似乎察觉了那军校要说什么,便是迅出声打断,然后摆手说道,『要为大局所虑!大局为重!反正我们这里坏了,也不能坏了汜水关!一旦汜水关出事,那么大汉就真的完了……』

远处转出两名带着蛇纹面具的灋吏,冷冷的看着众军校。

众军校顿时觉得毛骨悚然,纷纷低下头四散而去。

老军校王耘一路回了自己值守之处,在雒阳城的西北角。他站在城垛边上,回望了望东面的方向。

那是汜水关的方向。

汜水关,成皋关,或是虎牢关,其实都是指同一个地方。

大河和嵩山夹角之处,地域狭小,一面高山,一面大河,唯有中间一条通道,易守难攻。

老军校王耘呆呆站着,半晌才慢慢的低下了头。

王耘从军的时间不短了,现在所能达到的位置,就是他这样一个普通人毕生的顶点了。

他曾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平年间,他也跟随大汉的军队,前往西羌平乱。那时候北地先零羌等反叛,遂立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冷征,之后笼络金城人边允、韩遂,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又大破凉州刺史左昌、从事盖勋、护羌校尉夏育等等。那时候,他在陈仓拼死抵抗,杀得血流成河,最后却等来的不是朝堂援军,而是被迫后撤……

虽然说西羌联军在围困攻打陈仓不果,也是导致最后西羌内部崩坏的重要原因,但是王耘却没有因为这一场血战而得到多少的升迁。和他同时期的战友,大部分都战死了,剩下来的都不多了。

那个时候他还年轻,现在却已经人到中年。

甚至可以说是老年了……

如果按照大汉平均寿命四十岁来算,那么他每多活一天,都是赚的了。

这些,皆是他曾引以为傲之事。

但如今,他只觉太累了。

战了这么多年,大汉似乎依旧战乱。

只不过从北宫伯玉换成了其他的人而已,董卓,袁绍,曹操,现在还有斐潜,一个个的轮番登场,而大汉的局势却一日坏过一日。

曹操收复了中原地区,也曾经给王耘带来短暂的,新的希望,然而转瞬之间,局势又崩坏至此。

河洛之必败,这已是摆在眼前不争的事实。

由欢喜陷入绝望,远远比一直都在绝望当中要更痛苦一些。

王耘突然觉得,自己受够了这一切。

再守下去,又能如何?

再战下去,又是如何?

如同唐山一样,被派到某个关隘上当所谓的『主将』?

看起来像是不错,好歹算是一地之长了,可是实际上又是如何?能守住,那是本职,有什么值得夸赞的?若是守不住,便是人头悬挂在旗杆之上,还要被人唾骂为废物!

关键是,就算是功劳再大,能大得过曹氏夏侯氏?

这种念头,一开始的时候很是微弱,并不起眼,因为在那个时候,曹氏夏侯氏身上还带着光环,带着曹操东征西讨下来的威望,所以即便是偶尔王耘会这么想,也会迅的自我抑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