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闻言也是十分认同,毕竟术业有专攻,只有专人、专职、专责去办才能专业。
“那奉孝可有人选推荐?”
李复也实在是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了,便又将问题给抛向了郭嘉,不过还是不忘提醒一句:
“不过此人品性务必要正直正义,治安部虽新立,然所行却是拯恶扬善之举,此事关重大,非正直之人不可担此重任。”
听闻此言,沮授当即便接过话来:“听主公这么一说,属下倒是有这么一个人选。”
“哦?”
李复来了兴趣,便张口问道:“不知公与所言何人?”
“崔琰!”
“崔琰?”
李复闻言皱眉,不断在脑海中回想关于此人的记忆,只是良久仍未想到头绪。
这边沮授却是不等李复,便自顾接着说道:“崔琰此人出身乃清河崔氏,此人虽是世家出身却通晓大义,且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若治安部由此人统筹,想来无论是进展,还是日后的展都能有显着的成效。”
“原来是他!”
而经沮授这么一说,李复也才慢慢回想起来,记忆中的确是有这么一个人。
犹记得曹操还曾评价过此人:“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
意思大概就是:“您具有伯夷的风范,史鱼的耿直,贪夫因敬仰您的大名而变得清廉,壮士因崇尚您的名声而更加勉励自己,这是可以作为时代表率的。所以授予东曹之职,你去履行职责吧。”
墨笔书就千年史,其上称名又几人?
而崔琰能得曹操如此赞誉,便可想象此人的确是品性高洁,只是奈何后面崔琰不知为何通信杨训,被曹操认为有不逊之意。这才被坐罪下狱,为曹操所赐死。
后面陈寿着三国志时还曾为此事留墨: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由此可见,就是再陈寿看来,崔琰此人人品都是上佳的,甚至还为了他的死而感到惋惜。
而在李复看来,崔琰此人虽不善于拍马屁,说话还总是得罪人,可这样的人恰是他最喜欢的。
“不知此人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