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小车的第一关。
季洋只要能做到在大庭广众之下弹琴不受周围环境影响就可以。
而小车在经过了第一关和第二关,已经具备了不受外界干扰的稳定,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台下评委”
所带来的负面心理。
周四晚上在歌舞剧院,其实李安不在乎小车能弹得如何,他只想看小车从台下来的反应。
就算他觉得小车弹得很好,可如果小车还是会关心“台下评委”
的意见,那就说明小车依旧没有从周一蓉院演播厅走出来。
过于在意评委的意见,会容易形成一种心理障碍——我是不是弹得还不够好。
一旦形成这种心理,便如同套上了一个枷锁——在比赛中会紧张,无法做到完全集中。
但若一点不在乎评委的看法,这对于还在成长中的少年人来说,是一种不够健康的状态。
最好的状态是对赛场保持一分敬畏,但同时不会去考虑太多。
就像小车周四晚弹完,依旧在舞台上等待了一会。
见台下没有人说话,她才回到后台。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敬畏心理的投射,小车是尊重舞台赛场尊重舞台的。
然而回到后台,相当于结束了比赛,李安说走,小车跟着就走,一点也不想再等等,再听听台下的评委又会给她什么样的评价。
小车表现出的轻松不是不在乎,而是从她下台那一刻,比赛已经结束了。
所以通过种种迹象,在李安看来小车已经用一种健康的态度,从内心上驾驭了赛场,驾驭了那一分紧张。
只有驾驭了这一分紧张,才是真正放松的开始。
可真正的放松就仅仅是放松吗?
放松也是需要驾驭的。
在钢琴演奏上,根本没有完全放松这一说法。
所以学会驾驭紧张的同时,再学会如何驾驭放松,最后将二者平衡,才是保持最佳演奏状态的不二法门。
那么如何学会驾驭放松,因人而异。
如果把王小虎扔到人群里演奏,那锻炼的一定是王小虎驾驭紧张的能力。
或者换成大多数孩子都是如此。
可小车是一般的孩子吗?
把小车扔进人群里,让小车细细地再去体会一番,李安相信小车一定会有所获。
音乐终究是需要听众的。
演奏者与聆听者之间有一道阀门,一旦被打开,双方都能感受到越纯粹的音乐快乐体验。
小车一直以来都把自己的音乐封闭得太严实了。
“这好像也不错。”
站在蓉城最繁华的商场中心,李安环视一圈喃喃道。
他的身旁就是一架黑色三角钢琴,只是人流匆匆,却没人在此驻足。
也没人看他一眼。
呵呵。
某安老师掉头就走,潇洒地去踩向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