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弹得好未必教得好,确实有不少老师存在这样的想法,只是有一点,他们今天大都是扮演指导老师角色。
实际上和钉子姚立斌一样,他们大都不是这些孩子们的老师,都是奉命来陪孩子抽签的。
“啊?你刚才从博物馆过来?”
何家明难以置信。
小车:“昂,有什么问题吗?”
何家明有问题,非常有问题,“明天就比赛了啊。”
小车对此也有问题了:“明天又不是今天比赛。”
何家明觉得好有道理,可是
一旁姚立斌听得有趣,他只能说两个孩子的说法都没有问题。
就在小车与何家明说悄悄话的时候,坐在前一排的一名长女孩不时地回过头看小车。
眼神中有警惕,也有好奇。
-
前面孩子们各聊各的,后面李安也和家长们来得起劲。
他此刻的身份是小车的舅舅,桑萍成了他的表姐。
李安不是想打入敌人内部,他就是纯粹地想和这些最优秀的家长们聊一聊孩子们的练琴问题。
不聊不知道,一聊他真吓一跳。
一直和他再说的三名家长,其中两名以前还都见过面,孩子都在华院附中就读,另一名是海院附中的家长。
在李安听来,三位家长就差不会真的弹琴了,不然都得是名师啊。
关于高抬指的问题,来自华院附中的女家长直接给李安上上课了。
“不对不对,你的想法是错的。”
李安就问了一句她家孩子小时候是怎么练基本功的,有没有高抬指练习,结果就被教育了。
“高抬指根本没有必要刻意练习。”
不能说语出惊人,只能说也真是语出惊人了。
李安得听听这家长后面怎么说:“您说。”
女家长:“高抬指都是国外淘汰的东西,就咱们国内的老师一个劲地强调。”
原来这么回事,李安大概明白这家长的段位了:“可是据我所知国外还是会在基础阶段强调高抬指的问题啊。”
女家长摇头:“我姑娘从小就不练高抬指。”
这就完了?李安还等下文呢,合着就一句你姑娘不练就不重要呗,不练你姑娘照样还能走到决赛,所以更是证明了可以不练呗?
就在这时,海院的家长加入群聊,“国外的教学流派也分好多种,有的老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求也不同,我家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就是从圣彼得堡回来的,他的教授从他入学就要求他从触键重新开始,练得就是高抬指。”
这话说得不就客观多了,李安刚准备开口,另一位华院的家长也开口了:“高抬指还是有必要的,下键支撑不稳就得靠高抬指来训练。”
李安心说这是说到了重点之一。
然而华院女家长有更好的办法让孩子来练习下键支撑,叽里呱啦说了一堆,李安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还得从一开始的吊臂说起。
但是按照女家长的练习顺序,真得看孩子的老师水平以及孩子的练习情况,很显然这位女家长的孩子非常有天赋,并且也遇到了牛逼的老师。
紧接着三位家长又讨论起下键稳的原理在哪,作为一开始的问题起人,李安已经彻底插不上嘴了。
直到女家长再次用“经验”
否定高抬指的练习效率,李安忍不住了,他必须得给这位女家长上点大餐了。
待到女家长高谈阔论完毕,李安也没接话,直接自己起了个头。
“我觉得吧,高抬指这个东西就像是军训里的提正步,他能最直接地检验手指支撑到底稳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