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于一种音乐体裁而言,夜曲实在是太短小了。
它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标准结构的自由曲式,就像漫天繁星,演奏者需要向画家一样,用音乐把星空清晰地展现出来。
而对于这场比赛,它又太过重要了。
因为每一位选手都必须演奏一夜曲。
李安私以为主办方根本没必要让这个组别的孩子选择一夜曲来演奏。
在他看来夜曲虽不是成年人的专场,但你们指着一群初中都没毕业的孩子去表达些什么呢。
肖邦的夜曲之所以容易让人与情与爱联系到一起,就是因为肖邦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脑海里想的就是这些事。
他上高中那会,每次弹降e大调夜曲,那脑海中的画面就是有女同学的花前月下。
不是她老惦记女同学,是肖邦创作的时候老惦记女同学的事!
所以当时给小车选曲子的时候李安也是有点没有方向,选哪啊?
哪适合小车弹?
算了,先让小车自己选吧。
隔天,小车选了作品62的第一。
李安一听是这B大调,连忙摆手。
当时的小车弹不了这作品。
被老师否决了,小车也没什么,那我选小狗圆舞曲行不行。
李安说行。
师生二人不是说好了吗,圆舞曲和夜曲,小车自选其中一,李安选另一。
小车选了小狗圆舞曲,这选哪夜曲的问题也就又回到了李安这。
思来想去,李安给小车选了作品五十五的第一。
一来是难度与小车相匹配。
二来是这作品的音乐色彩实际上非常丰富,或许能与小车丰富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
在当时李安想来或许这夜曲可以作为小车在赛场上的一个杀手锏。
因为他的经验和无数事实都告诉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法在情感上驾驭一夜曲。
所以怎么引导小车来进入这夜曲,李安又是思来想去,决定从自己的黑历史开始。
就算是黑历史,那也是李安当时最真实的情绪写照。
他把自己当时是如何被一夜曲吸引,又是怎样把自身情绪带入演奏中,整个过程倾数分享给了小车。
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李安也在思考或许夜曲未必不适合少年人弹。
因为音乐说到底还是一个完全主观的东西。
所以那些在成人眼里代表着情与爱的旋律,或许在孩子的眼里只是一碗隔夜饭。
随着那些天与小车的陆续交流,李安现好像还真是这样。
小车对于这部作品的部分想法让他感到新颖有趣。
比如此刻音乐转为将B大调的地方,音乐中刚刚建立起的方向感顿时淡去。
音乐中的少女再次原地徘徊起来。
“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