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被他布置得井井有条,前面能摆下三张桌子,靠窗位置还特意做了个吧台,配了几张高脚凳。
最显眼的是右侧一整面墙货架,是找木匠定制的,三层高的架子底下是推拉门。
架子上整整齐齐摆着他自己分装的各式自制食品,炒黄豆,炒栗子,山楂饼之类的,容易做,材料获得也不难。
不止是食物,还有一些他想尽办法从供销社搞来的日用百货,那些退货的、多余的火柴、肥皂、牙膏,他都收下来,比外头便宜两分。
柜台一头连着厨房方便端菜,一头是收银台。
“你看这收银台矮些,”
裴辞牵着林桑榆的手,让他摸索着台面,“你站着刚好,底下有个小踏板,旁边还有个椅子,累了可以坐会儿。”
与此同时,他也在四处奔波采办食材。
天不亮就得往郊区的农村大集赶,专门找那些完成了统购任务、有多余肉可以出售的农户。
散养的猪肉,肉质紧实,肥瘦均匀,虽然比统购价贵点,但不用票子。
咸鸭蛋是他跟老把式学的手艺,那户人家养鸭子,交了公购任务后剩下的鸭蛋可以自由处理,他买了就放在厨房后的小院子里,两口大缸整整齐齐码着鸭蛋,他每天都要翻一遍,等蛋黄起沙、油光亮才算真正腌好。
虾仁是托苏大勇的关系搞到的。
码头上渔民打上来的小河虾,完成了任务后剩下的可以出售。
供货商看在苏大勇的面子上,专门给裴辞留最新鲜的。
虽然个头小些,但特别鲜甜,比市面上那些强多了。
开业前三天,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
一进门就是擦得锃亮的不锈钢案板,旁边大灶台上放着从老字号买来的雕花铜锅。
后面架子上的调料罐都贴了特制的凸点标签:“你摸这个小点,”
裴辞教林桑榆,“一个点是盐,两个点是糖,三个点是酱油。”
他精心准备四种馅料,猪肉韭黄、河虾韭黄、咸鸭蛋的猪肉、虾仁猪肉荠菜。
汤底是用农村买来的老母鸭和散养猪大骨一起熬的,但汤味极好。
开业前一晚,他和林桑榆忙活到深夜。
面团得刚好,馅料也都调制完毕,就等着第二天一早开始包。
“明天先卖一百份,”
裴辞一边收拾厨房一边说,“咱们放出五十份,等卖完了再说还有没有。”
“会不会太少了?”
林桑榆抿着唇,“你让那些托儿来排队,一百份怕是不够分。”
裴辞找了十几个附近闲着的年轻人,每人给两毛钱,让他们一大早就在店门口排队,听到林桑榆这么说,他笑着回:“多了反而不好,第一天,就得让人吃不够。”
“为什么呀?”
林桑榆偏头问道,手上还有面粉的香气。
“这叫饥饿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