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生自觉丢了颜面,收起折扇灰溜溜的离开了。
田秀转身欲回雅间,却听得人群中有一人低声赞叹:“公之大才,真乃罕见。”
田秀循声望去,只见是一位年轻人,虽衣着朴素,但气度不凡。
“多谢公子夸赞,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田秀上前拱手行礼。
年轻人微笑着回应:“小子姓唐,名秉,字宣明,魏国商丘人,今日得见公子大才,实是有幸。”
田秀一惊,唐秉?
这位可是名士,始皇帝的七十二博士之一,他在未来还会有三个好朋友,四人被并称为商山四皓。
“原来是唐宣明当面,失敬失敬。”
田秀恭敬的抱拳行礼,这些名士心高气傲,想招募人家就得放下身段。
唐秉摆摆手:“明公不必多礼,方才观明公诗中之治国理政之念,颇有独到之处,然治世之道,并非仅有律法与贤才。”
田秀虚心求教:“愿闻其详。”
唐秉缓缓道:“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民自化育,国亦安宁。”
田秀沉思片刻,似有所悟。
此时,雅间中的韩乐和上官文君不见田秀归来,有些担忧,便下来寻找。看到田秀正与一年轻人交谈,很是惊讶。
什么人能得田秀如此看重与他攀谈良久?
二女就站在楼梯口,静静的看着他们。
田秀告别了唐秉,返回雅间继续用餐。
结果刚走上楼梯,就看到二女等在门口。
三人回到雅间中。
“丞相,刚才那个年轻人是谁?”
上官文君好奇的问。
田秀端起茶喝了一口:“唐秉!”
“唐秉?”
上官文君黛眉微蹙,她也算跟随父亲游走过不少国家,好像并没听说过这么一号人。
“他很有才华吗?”
上官文君好奇的问。
田秀点头。“其才不下于李斯、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