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是老太太搬到他们家的导火索之一。
三分之一的工资不给了是吧?
那就把老太太送到你们家,吃你们的,喝你们的,去医院复查、买药,那也是你们的。
老太太这一来,虽说黄玲豁出去要来了粮本,但多了一个人吃饭,钱肯定存不下了。
原本一个月能存个三十块,现在恐怕只能存个一半。
另外。
买自行车还要票。
票很抢手。
即使有了票,有了钱,那也不一定能买到。
因为自行车太抢手了。
双职工家庭攒钱能力还是挺强的,多少人省吃俭用,想买一辆自行车。
7o年代的自行车,那跟后世的摩托车没什么区别。
有一辆自己的车,倍有面!
为了买车,黄玲甚至想过,把她的嫁妆,那台蝴蝶牌缝纫机给‘卖’了。
也不是卖,准确的说法是交换。
用缝纫机换自行车。
虽然这台缝纫机跟了她十几年,但这些年来,一直精心维护,旧是旧了一点,功能却没问题。
就在她四下打听,看看谁家愿意换自行车时,这天傍晚,李杰找到正在摘蛇瓜的黄玲。
“阿姨,你要买自行车,可以去找宋向阳。”
“宋向阳?”
黄玲惊讶道:“他是,哦,我想起来了,他是你爸爸的徒弟对吧?”
“嗯。”
李杰点了点头,循循善诱道。
“我听我爸说,最近回城的知青多,一些人找不到单位,只能去找劳动局,那边给出的建议是做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
那不是投机倒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