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帝国小说>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 第307章 葬身火海(第2页)

第307章 葬身火海(第2页)

汉室曾经处于危险之际,在您的魏公护驾下得以复兴,并得到尊重。

那时的确如您所说,魏即为汉。

但自那以后……董氏家族被铲除,连董妃身怀骨血也没能得到善待,以及前年年初发生的事情,伏太后被囚困致死,宗族百余口惨遭灭门!

这些事情之后,魏王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进一步接受了皇上的册封。

这些举动足以证明今天的魏公早已脱离了对汉朝忠诚的道路,成为逆臣。”

听到这些言辞后,众官员沉默片刻。

显然这席话触动了他们心中难以直视的事实。

贾翊恼羞成怒反驳到:“今日之事今日议,谁会与你计较过去。”

孙武则笑而不语继续阐述:“孔夫子教诲弟子应孝顺改祖训若利于民为大义。

昔日,魏王的父亲与祖父曾维护和支持过汉室,可是现在却背离祖先之路转行弑君之举?凡是在这个时代服务于这位新的‘王者’的人都成了历史眼中不可饶恕的叛国者。

因此即便是我家主人执行焚刑也不代表针对忠贞之民而是为了清肃背叛。”

这一番言辞让众人陷入沉静。

刘裕保持冷静回应道:“诛伐伏氏和董家乃是出于自保,而非有意篡位。”

“也许确实有自保的因素。”

孙武依然镇定自若地说。

“但是这并不改变你已经犯下的过错。”

此时另一名重臣程景出面替刘裕辩解。

“记得当年刘邦对待自己父亲被楚霸王擒获的态度,即使面临胁迫仍选择正义立场,这种气概难道不应该尊敬吗?”

接着转向批评孙武的行为方式。

但对方并没有动摇。

“战争本就是残酷现实,倘若战场角色对调我们是否会宽恕敌人的暴行呢?”

随后他又提到谈判不仅仅是士兵和将领的安全问题,还包括城池百姓的安危。

“若非真正重视生命,为何要冒着风险派使者商讨这些问题?相反,若真不在意,则可直接采取行动让世人评说究竟谁该背负恶名。”

说到这里,孙武语气更加严肃。

“不仅如此,如果连百万许州人民的生命也被无视的话……”

典威之子典诚愤怒喊道:“你敢!

稍有差池便叫你无法脱身。”

随着程景的解释得知这是典氏子孙继承了父亲勇武,而今负责守卫大都督。

孙武轻蔑一笑,并巧妙地将矛头指向贾翊,提醒大家记住宛城惨败时曹操的责任。

如此一举既转移压力又巧妙地将焦点集中在核心议题上——三万人和许昌百万平民的命运。

这种机智使得整个辩论变得更加复杂而深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一席话既包含了历史的反省,又有对当下决策的挑战;既维护了自己的立场,同时也揭露了潜在的政治风险,展现了深刻洞察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